“两个结合”与文化自信的三个逻辑维度

“两个结合”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一重要论断回答了来自西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何以在中国土壤上“根繁叶茂花满贯”,成功打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融对话。新时期增强文化自信,是开展伟大斗争、开拓伟大事业新局面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实践要求我们必须高瞻远瞩向前看,要思索怎样才能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成功;也要居安思危回头看,看清楚过去积累了什么样的成功经验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先进的理论引领新时代实践,才能顺利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探究清楚“两个结合”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所裨益。

一、“两个结合”是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的理论维度

从理论层面上讲,在“两个结合”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优秀传统文化发生激烈思想碰撞,诞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生根发芽打下坚实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的是从实践层面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准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的是要深度挖掘这两个人类思想精华的契合之处。反观,中国具体实际往往与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乡土文化和人文风情相互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无形之中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效用契合点,在于两者之间存在广泛的共通之处。致力于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为辛勤奋斗的中国人民提供了具有科学指导性的思想武器,中华优秀文化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提供了思想沃土,两者彼此支持、缺一不可。“两个结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搭建起交融桥梁,使得马克思主义最终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融,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终被中国人民广泛掌握,先进的精神力量转变为改变国家、民族面貌的物质力量。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对文化中存在的落后、糟粕不自卑、不自轻,对文化精华优秀不自傲,时刻以扬弃态度批判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辩证的文化观,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保守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新时代新境地。

二、“两个结合”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维度

从历史层面上看“两个结合”,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纵深发展与文化自信深深交织在一起。它源于对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赋予更多历史的、时代的、具体的、民族的内涵底蕴。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胸怀大历史观,以高度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两个结合”。从鸦片战争开始,列强怀着“灭人之国,先去其史”的心态对中国百般凌辱,为救亡图存,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在寻求救国办法的过程中,试图从制度、物质、精神层面上全面学习西方,并将反对的、质疑的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在效仿学习中充满自我否定和质疑,更有甚者主张追求全盘西化,抛弃中国传统文化,自此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观被自由主义、虚无主义充斥,直到今天仍对中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主张“双百”方针,明确优秀文化要明确“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正值第二个百年奋进新起点,全党鼓励文化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打造成风化人、通俗生活的优秀精神产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贡献。一个民族要始终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保有清晰的自我认识和定位,才能形成真正的文化自信。

三、“两个结合”是新时代践行文化自信的实践维度

从实践层面上看,“两个结合”就是要求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甩开本本主义束缚,呼应现实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诉求,辩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外来理论水土不服的现象。把“两个结合”基本要求与时俱进的、全面的贯穿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进程中,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伟大事业进一步发展,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取得更好的成就。过去,面对中国的革命现实,中国共产党创新性地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随后开展紧贴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尽快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勤劳奋进、埋头苦干、知错能改,通过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新序幕。当下,中国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奔向现代化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拥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性特征的同时更加贴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充盈着中国人独特智慧,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劳开辟出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发展成果让全世界侧目的同时,也给予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于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选择的有益启迪。“两个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并赋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以崭新的时代风姿。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实践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碰撞,指引中华民族从所谓“东亚病夫”蜕变为今天自信、自立、自强的崭新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文化强国建设也是其中无可置疑的重要一环。“两个结合”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有力抓手。文化命脉是民族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在文化传承上断层,要用新时期的“新”传承、优化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通过有机的“变”从容搭上时代列车。

(澳洲5·(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马克思主义学院 史莉)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4  澳洲5·(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